緬柬參訪瑣記 (三)

十月十七日 星期三

今晨八點鐘,乘車去瓦城北方的一個城市,名眉苗。此城位於高原,所以氣候清涼,雨水充沛,是英國人統治緬甸時的避暑勝地,也是生產種種蔬菜水果的地方。近眉苗時,停車朝禮緬甸的「不肯去佛」。據說有人從中國來,請了此尊玉佛,運抵此地時,車子突然翻倒,但佛像完全無損。用幾輛吊車,拖車再設法裝運時,輛輛都出事,無法再將玉佛吊回另一部車上,因此就就地建寺供養。

今日的午餐,是訂在一貫道的天然宫,由續超師的大表哥、表嫂供養。天然宫是一貫道信眾在緬甸的大本营。剛剛在今年春過世的劉前人,經多年的努力,令一貫道在緬政府的登記中,受到與佛教同等的待遇。不過仍是以台灣為其總部,很多重要的人事,還是要經台灣一貫道的領導人批准。去天然宫進午齋,主要是他們會煮素食,地方也乾淨,加上緬甸的華僑與負責人也熟悉,所以聯絡上也方便。

午餐後,續超師帶我們去她舅舅開的旅館休息。記得多年前,我和母親弟妹去腊戍時,曾在此處住宿,當時只知老板是華人,想不到今日又重來此地,景物依然如舊。可惜續超師的親人都不在,無機會敬謝。

下午兩點半,先參觀眉苗的一植物公園,是英國人開發的,共三百多畝,景觀非常寧靜秀麗。接著再訪附近的龍山寺,由於住持不在,禮佛後即離開。

晚約八點左右,我們終於又回到瓦城,隨即去續超師兩位表兄的公司坐坐致謝。借此座談的機會,我也一一地為大家互相介紹,以加強彼此的認識。

散會時,我直接去弟弟家,再見見姑姑,順便把要送的東西解說一下。弟媳(婦)則去為我熨衣服,這幾天,琴秀一直不得閒,心中有些過意不去。

十月十八日 星期四

今晨早餐後六點半準時出發去機場,搭機飛往茵萊湖。茵萊湖是高原上的一個大淡水湖,近東技市,位於撣邦地區,是中國傣族的同族人,也全民信佛。

小飛機飛了約二十五分鐘,即抵達黑河(HE HO)機場。上了遊覽車,即直接去金洞,也稱蜘蛛洞(BIN DE YA)。洞中有萬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

車子離開機場不久,我們就感覺這是一個清淨,無污染,景色秀麗的世外桃園。馬路雖然不好,但一路上目覩青翠的田園,樸實的民風,已是一大享受。

金洞是高山上的一個鐘乳石洞,裡面確實供滿了很多金色佛像,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見,如此密集供奉佛像的地方,幾乎是除了狹窄的走道之外,能供的空間都供了。在洞窟上方,還有一隔開的小石窟,可供禮佛、靜坐。我爬進去之後,一坐定,團員們一一的輪流進來,也一一拍照留念,只是我身邊還有一位本地緬人在打坐,一直干擾他,實在不好意思。後來聽王一安居士說,她向照顧的人表示想供一尊佛像時,才知洞內已不接受任何人的佛像捐獻。

離開金洞,又坐了約三小時的車,才到達我們住的旅館。此旅館是靠山傍湖而建,風景優美,無數獨棟房間,都是用高脚架起,建在水上,別有風情。隔天聽人說盧國卿居士整晚擔心房子會不會突然間沉下去,令聽者哈哈大笑。

十月十九日 星期五

昨晚似乎人人都休息得很好,今晨又不需趕行程,所以一早起來的人,就陸續到餐廳品茶,昨日下午在金洞附近的小鎮,買了些果敢茶,劉新金借了餐廳的茶壺就泡給大家喝,此茶別有風味。

上午八時正,團員們分乘五條小船參訪附近的寺院和觀光景點。第一站是五佛寺,建得很莊嚴精緻,佛殿中的柱子都是方的,在直直的木柱上,有很多繪畫,天花也是典雅古樸,令整個佛殿顯得高貴神聖。唯一奇特的是殿中央供的五佛只剩一佛,其餘四佛都不見了。據導遊說,此五尊佛像,其中四尊都可以請出去遊行,唯獨此尊不能動,若負責人不信,勉強請出去,一上船行不多久就會風浪大作,把船弄翻,此類事已發生兩次,所以不論有甚麼節日,地方團拜,只請四尊佛到各村落遊行,此佛就原處不動安奉在座上。最近本地居民正在籌備供僧節,活動很多,也有划龍舟比賽,所以誦經聲和各處的鑼鼓聲常常不絕於耳。

在五佛寺禮佛靜坐後,有些團員就去選購緬甸的傳統服裝。我則走到附近的一個鐘亭休息,看看小販賣的東西。這裡有種用蘆葦桿煮的糯米,買些嚐嚐,很好吃。

中午的午餐,就在五佛寺的對面,只是隔了水,還是要乘船漂過去,很有趣。

餐廳雖是緬甸人開的,但所煮的食物都非常可口,他們全依照我們的要求,少鹽、少油、免味精,樣樣都是原汁原味,所以這一餐的食物,幾乎全部吃完。餐廳以為不夠吃,又為我們加菜,大家才趕快說明夠了,只是不想浪費而已。

我們差不多吃完時,導遊羅先生陪著旅行社的楊文榮總經理,來到我面前,說有事報告,看看我的意見如何?原來這家餐廳的老板是附近一所中學董事會中的董事長,他經常為學校的教育經費籌款,以維護和提升本地的教育事業。此次我們的到來,是一種機緣,和楊、羅兩位先生溝通時,他們二人已各自捐贈十萬緬幣。我說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應該贊助,隨即請老板過來,我問他學校需缺多少經費去做他們所談的事情?老板說約三十萬緬幣。我說我們會商量一下,看看如何贊助,他們離去後,我即起身向團員們講解一番,詢問大家是否可以隨喜贊助這間學校。三十萬緬幣是等於約四百美金,不算多。結果眾團員都歡喜贊同,馬上捐了五百美元。原本想在餐館交了就好,但店主要我們去學校直接捐贈,同時也看看學校。於是一團人就沿著村間的小路,徒步走到學校。

這是一所小學、中學合起來的學校,目前正開設高中課程,希望學生們中學畢業後,能繼續升高中,我們捐的錢就是要維持高中課程的經費。一進學校,發現校園很大,處處都是穿白衣綠沙龍的學生。進入學校禮堂,老師、職員、董事們正匆忙著佈置場地,備辦點心來接待我們。校長是一位女士,非常謙和。我簡單的自我介紹,也簡單的介紹團員後,即將美金交給學校。有趣的是,在餐館裡,大家說捐五百美元,一路走來,再加五百美元,等學校負責人當場數的時候卻是一千一百美元,想必是在匆忙中,拿多了,不過在歡欣的氣份中,大家一陣驚笑後,請學校還是收下多餘的一百元。冷不防林仁傑東摸西找後,又拿出一個紅包,再捐五百元,因此當日共捐一千六百美元給學校,已經超過他們說的數目,所以老師、董事會皆大歡喜。不過最高興還是我們自己,大家完全沒有想到,來緬甸參訪,還有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在很短的時間裡,與當地的學校結個善緣。

離開學校,我們去參觀用藕絲織布的地方。一位婦女把約十呎長的蓮藕,分切成約四吋長,雙手一拉,藕絲就被拉成約兩尺呎長,往溼的木台上一放、一揉,就變成一條線。這些粗的藕線再經處理後,就可拿來織衣服、圍巾,這種原料不但可以洗,聽說會越洗越柔軟。我覺得這是自然又特殊的手藝,所以決定買了兩條圍巾。在裡面工作的老者、年輕者,個個有禮,見我進去,都停手合掌致敬。

途中經過打鐵的地方後,即前往貓跳寺。據說寺裡養了一些貓,在出家師父的指導下,小貓會做些表演,跳過空中的圓圈。不過,導遊說近來貓兒們有些不舒服要休息,已經停止表演三個月了。貓跳寺是個老寺,裡面坐滿了信眾,喇叭播著誦經的聲音。原來供僧節將到,五佛寺的其中四佛也遊行到此,供奉在殿中。我上去貼金時,發現佛像已被金泊包住,像身如兩個大圓球,眼耳鼻手都不見了,可以想像經多年的貼金,整尊佛像已被金泊包住。我覺得信眾的誠心,已不在乎是否看見佛像。

在回旅館的小路上,我深深覺得這是一個山明水秀、天生天養的好地方,不但風景秀麗,民風樸實,特別是處處都看見虔誠的佛弟子,令我非常驚喜。茵萊湖的水質保養得很好,除了與山水相連處有些黃,大部分都是清澈的。湖中的浮蘋可以做浮台,浮台上再用湖中的水草混合一些土壤後,就是現成的有機園地,可以種植各式蔬菜,完全不需澆水。因此,湖面上,處處有菜園,大部分是種蕃茄,據說此地供應全緬四分之二的蕃茄量。可見其產量之豐。採番茄者都是乘獨木舟,在蓬架之間採摘,小舟裝滿,再集中到大船上。必要時菜園也可拖來拖去,作些增減,很機動。

晚餐後,大家聊了一陣子,走回房間時,有些居士鼓勵林仁傑吹口琴,於是又在湖邊長廊上停留了約半個小時,在吹吹唱唱中,個個好不快樂,盡歡而散。

十月二十日 星期六

今晨早餐後,即乘車去機場搭機飛返仰光。可能是飛機早到,九點半起飛的航班,要提早半個小時起飛,還好導遊知道後,及時在車上聯絡人,把我們一團人的登機證辦好,一到機場即可直接登機。緬甸在這些方面,還是有待改進。不過也好,讓我們早些抵達仰光。

一下飛機,即乘遊覽車直接去結替育,華人稱金石塔,那是離仰光約五個小時車程的一個佛教聖地。有一個大石頭,座落在一座山的巖頂上,底部沒有連接,可以動,但就是不會滾下來。有人傳說是目建連尊者用神通搬上去的,還有別的一些說法。不過一切應該是自然形成的,只因為相狀特殊,經人在石頂上建塔後,就成為信眾朝拜的目標。我九歲時去過一趟,這是第二次。有人說若能朝禮三次,將來就會不失人身,看來將來還得再去一次。

中午在白古市的一福建餐廳午餐,由於食物放了太多味精,加上人多擁擠,空氣不好,我用香蕉配白飯,吃得也很舒服。

約下午兩點四十五分,車到山下後,我們再乘高架運輸車改裝的板車上山。開了一段路後,車就停下來,由於前段是單行道,必需下來的車子全數通過後,上山的車輛才能開上去。每日就是如此輪流著開上開下。可能司機知道需等候的時間很長,乾脆請人換個輪胎。等可以通行時,一路上車子不停地吼著、衝著往高堤而彎曲的路上爬,把人晃來搖去,不知靠緊那邊才好。還好,路面算寛,不是太驚險。,

上到山腰某處,卡車也不能乘載外國旅客了,因為坡度更陡,彎度更大。聴導遊說,幾年前,有車載了一批德國來的遊客,不幸中途車禍,死了七人,經此意外後,政府即規定不能再搭載外國人,本地人則不在此限。由於我們不能乘車,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爬上去,一是做兜子上去。張景華居士先我們來此朝禮,在仰光見面時,她說走上去需一個多小時,幾乎要了她半條命,建議我最好花錢給人抬上去。聞悉了她的親身經歷,我決定讓所有團員都乘兜子上山頂。

由於等候抬兜子的人太多,不容易分辨,所以導遊與當地一位負責人連繫,給每人一個號碼,並按順序乘坐上路。兜子是將一張木椅子架在兩根粗的竹子上,前端套個膠袋放脚,坐起來也蠻舒服,是半躺的姿勢,還可以閉目休息。只是平生沒有坐過轎子,今天忽然要給四個人抬著走,心理不太適應。看抬者走得滿身大汗,總覺不忍;見有些人徒步慢慢往上爬,自己又感慚愧,似乎朝山不夠誠心,打招呼時,有些不好意思。約停下來休息三次後,四點半鐘左右,我們終於到達山頂旅館。慶昌和琴秀已在那裡等候。大家即趁天還有陽光,房間一分好,即向金石塔方向走。由於這裡是高山,氣溫確實比平地清涼,有的人還需穿上外套,我們團員們則全體著居士服,虔誠的繞佛後,即借一靜室誦經回向,在山上做了一堂晚課。

五十年後和五十年前的結替育,確實大不相同:第一,從前是要由火車站徒步走一天的山路,才能到達山頂,所以要朝禮三次,是不容易,現在則乘車、坐兜子約兩個小時就能到達;第二,過去是要租茅草房,自備卧具和高價買水洗澡,現在則有旅館可住,樣樣現成。第三,以前在金石塔附近沒有什麼建築,環境空曠簡單,現在則處處有各種不同的建築,幾乎己形成一個山城。熱鬧非常。所幸金石塔還是老样子,沒有長大,也沒有變小,在夕陽的照射中,還是一樣莊嚴、古樸、自然、神聖。從山上望下去,周圍一片平原,霧濛濛的,還是那麼平靜。

晚餐就在旅館的餐廳。由於弟婦琴秀早來,與廚房裡的工作人員溝通後,他們知道我是出家師父,又是吃素的,特別破例讓琴秀進廚房為我們烹煮幾道素菜,今大家又吃到幾样可口的食物。

回到房間,只見飛蛾到處。走廊上滿地是飛蛾,房間裡也有一些飛來飛去。我覺得這就是山上的環境和山上的條件,我們要如實的了解和接受,並作慶幸想,保持喜悅的心,莫因飛蛾而起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