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微笑

某次在三藩市轉機時,一位中年東方女士,從通道的另外一端,乘電動步道迎面過來。因為她一直望著我,靠近時,我禮貌地向她微笑點頭,打個招呼,沒想到她完全沒有反應,仍是直直地看。這種經驗不是第一次,常有發生,且多數是在與東方人相遇的時候。相反的,西方人比較大方,只要目光有些交接,大部份都會微笑、點頭。

十多年前,我在西北區的社區散步,路上遇見一位年輕白人女士,她推著小孩出來活動。見車中的男孩非常可愛,我就停下來打個招呼,問女士小孩多大了,叫什麼名字。交談幾句後,這位母親就教小孩跟我說「嗨!」。那知小孩不理人,這位媽媽也不輕易放棄,繼續反覆地教。最後見娃娃還是如如不動,女士只得拉起兒子的小手,代他說聲「嗨!」。當天的經驗,讓我印象深刻。我覺得西方公民的社交禮儀,已深植在群眾的生活之中,小孩從小受父母影響,不管個性如何,基本上都不會太離譜。反觀東方社會,我覺得緬甸人又比中國人會微笑,人也比較友善。如果想問路,一個緬甸人說不清,第二個會自動過來,第三個可能會親自帶路,聽說日本人也是如此。因此公民的禮儀是可以教的,微笑是可以培養的。

在《優婆塞戒經》中,有兩個啟示,讓我很有感想。一是要「見人歡喜」,二是要「人見歡喜」。經文的意思是,一位行菩薩道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動的用歡喜心與人相見,不要用不歡喜的心來對待他人。如果真能經常歡喜地與人結緣,久而久之,就會自然地人見歡喜,不會令人討厭。因此,若不慎與人相見時,常常面露瞋相,或愁眉苦臉,日子久了,在人際來往中,一定很難與人結緣,因為沒有人會喜歡見到不喜悅的人。經常微笑者,不但能放鬆自己面部的神經,同時會直接影響周圍大眾,令人快樂。

年輕時,我們受的是傳統教育,老一輩都不准人隨便大笑,要笑也不能露齒,最好是表情肅穆,才顯得老成持重。這種教育不是完全不好,但如果過度的要求,而失去自然的表達,人就會顯得僵化,失去了活潑的生氣。

從修行的角度來看,不論外在的環境如何,內心歡喜,面帶微笑,乃是保持自己生活品質的一種方法。歡喜、微笑,不是用來交易的,並非一定要人笑,我們才笑,而是自己內在的一種修養。如果受人辱罵,仍能平和地微笑,那是罵者失德、吃虧,自己則了無損失。假如認為生氣、互罵是對的,不應保持微笑,那也是個人的選擇;只是當我們發現自己生活中的喜悅、微笑愈來愈少時,就怨不得他人,因為這是自己的決定。所以喜悅、愉快的人生,是從現實生活中點滴培養起來的,保持微笑,就是一種不需花費的最好投資。

HungI-sig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