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因緣

去印度朝聖是我多年的願望,身為佛弟子,總想到佛陀曾經遊化過的的地方參訪巡禮,以表達內心對佛陀的敬仰和緬懷。特別是我讀佛學院時,選的主科是佛教史,對印度佛教的興盛和式微充滿好奇,一直等待機緣,想去實地看看今日的印度佛教。

二00六年春,中國召開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我在杭州與印度佛教僧伽聯合會秘書長Priya Buddha法師相遇。經多次交談後,彼此有些基本認識。想不到法師回印度後,過了不久,即來信要我去加爾各達接受佛教榮譽學位和安倍克博士基金會的獎狀。我覺得自己德學淺薄,不應受此殊榮,所以回信作了推辭。經一年餘,Priya Buddha法師親自來休士頓邀請,我覺得盛情難卻,於是開始思惟如何抽空去印度一趟。原本我是準備等菩提中心落成後,再安排時間參加台灣的朝聖團體,前往印度。後來這個意向被劉新金居士知道後,她即與陳榮嬌居士商量,表示有意組團陪我去印度,順便朝聖。想不到經過月餘,Priya Buddha法師的事還沒有接洽好,休市的朝聖團卻已組合完成,準備依時出發。我就是在這種不可思議的因緣中,隨著因緣,到了印度,並且還擔任團長的榮銜。

參加朝聖的居士,一共有二十一位,簡單說,一半是休士頓的居士,一半是香港的居士,講粵語的佔多數。他們是:張崔常祥、洪秀瓊、陳美卿、費肇嵩、陳燕桃、黃思敏、邱惠楠、唐芬娟、陳榮嬌、徐忠輝、林仁傑、劉新金、陳豔娟、林成基、陳冰宵、費肇芬、費肇敏、蔣珠圓、費肇君。有的雖然從未謀面,但人人都一見如故,大家不但互相關懷,同時每日也分享種種喜悅。令整個行程,充滿法喜。

朝聖不是旅遊,乃是一件莊嚴神聖的事情,所以在出發前,大家都作了一些心理準備。用句佛教的話來說,我們不是為了食住的享受而去,乃是為了追隨佛陀的足跡,緬懷佛陀的精神而去。一路上偶爾有些不便,人人都視之為一種磨練。尤其是到了聖地的範圍,團員們都自動地收攝身心,同念佛號,同誦經文。其情其景,令人感覺我們又回到自己的家園,走近佛陀的身邊,憶念佛陀的教導。因此,整個朝聖團的行程,也是我們團員一起共修的日程。由於人人每日心中有佛,貪嗔痴的念頭,確實消除了很多。

很奇怪的是,一路上我夜間睡得不多,但白天精神還是很好,趁著還能記記,我就寫點日記,一則自己留念,二則可以分享他人,所以在完全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簡單地敘述了朝聖的每日行程。在此,我要感謝台灣大傑旅行社魏二郎居士的安排,領隊李叢光居士的陪伴、解說,尼泊爾籍小李的素食烹飪,以及印度籍光明和小小李的照顧,讓我們一團人平安地朝聖,歡喜的歸來。

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