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人間

佛教

一般不暸解佛法的人,聽見「佛教」兩字,心裡會產生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人以為佛教是迷信落伍的宗教,不值得信仰;另一種人又以為,佛教的理論太深,境界太高,非凡夫俗子所能學習。其實,認識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兩種看法全誤解了佛教,真正的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真正的佛法是實用的生活之道,而非哲學玄理。
當初,佛陀出家修道的時候,心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如何離苦得樂。因此,佛陀所證得的真理,也是依此而修,依此而得,史無別事。說佛教迷信的人,多數是人云亦云,沒有深入的暸解佛教;說佛法太高深的人,是尚未把握到佛法的精神原則,落在名相、理論的迷陣當中。真正的佛教,應該是人間的佛教、生活的佛教,人人能學,個個能修,增長幸福安樂的佛教。

人能成佛

在世界上的各大宗教中,除了佛教,幾乎全部都以神為信仰中心。有的是一神教,有的是多神教﹔無論信仰一神也好,多神也好,大家都認為,在人之外,還有一個超自然的神力。這個神力是萬能的,可以創造一切和改變一切。佛陀雖然是誕生在婆羅門教神權高漲的時代,但從始至終,都沒有同意過神力萬能的信仰。年少之時,他懷疑生物為什麼會弱肉強;長大了,又困惑於生老病死的問題和社會階級不平等的現象。假如祭把求神能改造命運,為什麼那麼多人還生活在痛苦之中?假如神是仁慈萬能的主宰,又為何如此忍心讓人受罪呢?因此,佛陀出家後,一直遠離這種依賴神力的信仰,反而傾向重視禪定、戒律的苦行生活。經過六年的苦修,參訪了很多當時著名的宗教師,佛陀發現,縱慾固然不好,苦行也不是解脫之道。於是在恆河沐浴之後,放棄苦行,接受牧女的供養。恢復了體力,佛陀即獨坐菩提樹下,用智慧之力,觀察宇宙人生之理。經四十九天,的終於從種種的身心障礙中,解脫出來,體悟了人生真諦。佛陀悟道的過程,是人類歷史記錄的一部份,是在我們生活的時空之中所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要肯定,人能成佛,佛是由人修成的,不能將佛神化,令佛遠離人間。

佛不神化自己

過去佛陀住世的時候,弟子們非常敬仰推奈佛陀,認為佛陀的生活方式要與眾不同,接受特別的尊重和供養。佛陀知道後,卻不以為然,經常提醒大眾說:「我不攝受眾」﹔「能供養僧,則供養我」。最了不起的是,佛陀還說:「我亦是人數」。當一位創教者,能神化自己的時候,卻堅決反對神化,這是何等的智慧;與一般惟恐不神不奇者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從佛傳裡,我們看見釋迦牟尼佛一樣穿衣吃飯,用兩腳來去各地,與常人無異;所不同的是,他已不懼煩惱,不畏生死,常樂自在。生命中的智慧、慈悲,已達到清淨圓滿的境地。因此從佛的一生事蹟中,我們確定:煩惱的解脫,不在死後;涅槃的證得,亦不在他方。現實的人生,已其足了離苦得樂的因緣。

人身難得

對於人之所以能夠學佛修行,開發生命中的潛力,佛法也有特別的分析和解釋。在一切眾生之中,上至天堂,下至地獄,除人之外,其他五道,或者太樂,或者太苦,或者愚痴,幾乎沒有條件和能力修學真理。唯有人其足三種特勝,方能發心學佛。這三種特勝是:憶念勝、梵行勝和勇猛勝。憶念勝是說明人有豐富的記憶力和思考力,能記憶思考者,才能辨別是非,理解真理。梵行勝是指能自律的道德修養。人之慚愧心是道德的基礎,也是向善向上的力量。勇猛勝是表示人有忍耐刻苦的精神以及堅定的信願,是精進奮門的力量,也是一種想要完成目標的意念。正因為人有這三種特勝,所以佛教常說:「人身難得」,「佛出人問」。依此三勝,釋迦牟尼佛終於圓成了大智力、大悲力和大雄力。由是之故,我們生而為人,已經是一件殊勝的事,能夠聽聞佛法,更是難遭難過。經云:「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我們有成佛的機會因緣而不修行,又何其可惜!

佛法與生活

有的人聽到佛法,心裡就產生一種分離威和壓迫感。所謂分離成是覺得佛法的道理與實際的生活距離太遠,聯繫不上;而壓迫感是明白了一些義理,也知道很重要,但做不到,進退兩難,心中有壓力。我想,分離成的出現,弘法者要負大部份責任。我們講經說法的時候,常常用一大堆術語或玄妙之詞來解說經義,結果是令人越聽越糊塗,越學越複雜。腦海裡吸收了無數名相、文句,心裡卻不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的重點在那,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何關係。至於壓迫感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學者的善巧不夠,不能活用佛法。譬如:佛法講無瞋,自己也暸解要和氣,但一遇到事情,脾氣又來了,或者為善反被人欺。如此反覆幾次,心裡水火相交,信念受挫,不知如何奉行佛法。其他如戒殺、素食、打坐、念佛等種種修行方式,都有類似的問題存在,常會令學者聞理似悟、遇事則迷,不知如何處理。我的看法是,學佛者首先一定要暸解什麼是佛法,修行的重點在那裡,才能在生活中,抉擇正確,運用適當。

緣起性空

談到佛法的要義,事實上也並不複雜,簡單的說就是:一切萬有,皆是緣生緣滅,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實性。因為沒有實性,所以就方便說萬法的本性是空性。但一講到「空」字,許多人誤以為:那是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不存在了。這個結論與眼前的森羅萬象,極端矛盾,不知如何配合。其實,佛法講的道理,並沒有要我們去否定和破壞一切萬事萬物的現狀和作用,反而要我們珍惜因緣和主導因緣。

明因果,不執著

佛陀說:「宇宙萬有,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心在內,都是依賴著很多不同的條件而存在,沒有任何事物是獨立的。」由於這個存在是條件性的組合,所以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當因緣改變的時候,這個存在也隨著改變。因此,世問上的事物都是處於不斷改變的動性之中,而不是安住在不變的定性裡面。佛教把這個變動性稱為「空性」;有時也叫「實相」、「實際」,表示這是萬法的真相,普遍如此,本來如此。反過來說,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都是屬於變動中的一種存在,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實有。佛陀發現了這個真理之後,同時,也找到了離苦得樂的方法,那就是:「明因果」和「不執著」。明因果是暸解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和作用,讓我們掌握好的因緣條件。不執著是消除我們心中慣性的、錯誤的思考方式。因為不明因果或執著太深,都是煩惱痛苦的根源。譬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一直在變化之中,可能越變越好,也可能越變越差,平時不容易察覺。恰如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正在不停的轉動著,人卻毫無感受。由於這一層不知或不正知的因素,變好時,我們就會產生天長地久,永恆不變的某種執著﹔若變不好,則一旦感情破裂,人事消散時,心中自然失望怨恨,苦惱無量。而明因呆的好處,就是能趨吉避凶,防範未然,即使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也不會怨天尤人,並能保持信念,讓人走在一條安樂的道路上。

戒定慧三學

佛教的戒定慧三學也是非常好的學佛指南。戒的目的是要人自律自重,不要侵犯他人,也不要傷害自己;定的作用是集中精神,專心一意,消除散亂﹔慧的功效是明辨是非,分別邪正,捨棄愚癡。因此,不管我們修何種法門,做何種功夫,只要不斷地用戒定慧三字去省察,一定不會落入歧途。假如越修越覺得自己不能自律、心情散亂、思路不清,那一定是方法上有問題,需要自我調整或去請教明師。佛法不是純思惟的哲理,也不是假設出來的信仰,而是可以實修實證的體悟經驗;通過個人的修練,即可在現實的生活中獲得成效,此乃佛法的一大特色。

信仰與智慧

在各個不同的宗教裡,大家都同樣強調信心的重要,佛教也不例外。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說明信心是做一切事情的推動力。一個人只要其足了堅定的信念,一定會勇往直前,克服障礙,完成任務。否則,必然容易退墮,有始無終。所以,在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裡,也把信根、信力排在第一位。
但是,假如只有信心而無智慧的話,又會有何副作用呢?龍樹菩薩說:「有信無智長意癡。」盲目的信仰,也會令人失去理智,喪失了分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結果不是誤己即是誤人。譬如: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中,利用信仰來發動的鬥爭,一直是人類許多戰亂的根源。其他如背倫亂理,不近人情、集體自殺等事情,常常也是信之一字所帶動的。由此看來,信心確實是一股力量,它能夠令人昇夭、成佛,使人離苦得樂﹔但用錯的時候,也能禍國殃民,遺害大眾。佛經有鑑於此,特別倡導信智並重的修行觀念,以期能夠消除盲目迷信的種種過失。因此,在佛門裡,我們雖然也講「信佛」,但多數時候,我們比較強調「學佛」。從學字上看,一是表示眾生與佛平等;二是表示要暸解和實修,不是光靠信心就能完成成佛的大業。

四無量心

如何擴大和淨化感情,使之變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呢?佛教裡也有一些步驟和方法。這方法就是修四無量心。所謂無量即是沒有限制、沒有範圍的意思。這四種寬廣無量的心情,第一是慈心。慈心的重點在與人為善,不要結怨,消除自私的念頭,把個人的喜樂與他人分享。第二是悲心。悲心的重點在拔苦,解救眾生於苦難,增長同情、憐憫之念,消除殘忍、暴戾之心。未修慈而修悲,可能會令人悲觀厭世﹔所以,慈心在前,悲心在後。第三是喜心。喜是隨喜之意,見眾生有成就得歡樂,自己也隨之高興歡喜。其重點是去除嫉妒心,以免障礙他人,障礙自己。第四是捨心。捨的目的是清除我們對待怨親的分別心,所謂:「捨怨捨親」,旨在培養一種平等的意念。無論修任何心,開始時,可以先找自己喜歡的對象來觀;但久學之後,一定要等觀一切眾生,不能有親疏之別。因此,捨心應與前三心一起共修。三心中有了捨的作用,方能成為無量。依此四無量心的方法修持,人的感情一定可以淨化和昇華;如此不但能消除感情上的苦惱,進而廣增福德,利樂眾生,乃是自利利他的上妙功夫。

學佛的目的

學佛不是求一個精神寄託,也不是找一個神明來保佑自己。真正的目的是如何暸解人生、暸解自我,改善自己與眾人之間的關係,讓人生美滿幸福,恢復自己的清淨本性,進而利益眾生,圓成佛道。正如太虛大師所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人,生的問題解決了,死的問題自然清除﹔生死問題皆不存在的時候,涅槃即刻現前。

HungI-signature